抱歉,访问出了点问题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俄用“基因剪刀”研制抑制艾滋病病毒药
时间: 2016-12-26 10:39:19  来源: 中国制药网  

    有研究发现,人体内本该攻击某些病毒的T细胞表面存在能给病毒“带路”并引发感染的受体。为堵住这一“内应通道”,俄罗斯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术,为T细胞找到了抵御某种特定逆转录病毒的新抗体。这种方法或有助于治疗白血病、艾滋病相关药物的研发。
 
    俄免疫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近期在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学方法》上报告说,他们推断HTLV-1病毒是通过与T细胞表面特定受体结合后得以进入细胞内部的。因此,找到T细胞内编码合成这种特定受体的基因,是堵住这一“内应通道”的关键。
 
    参与研究的主任研究员马祖罗夫介绍说,如果用排列组合方式研究各种基因与HTLV-1病毒的关联,工作量太大。此次他们选择利用最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来敲除T细胞内的受体编码基因。
   
    CRISPR-Cas9以核糖核酸作为引导工具,能对基因进行剪切和编辑操作。研究人员用这一技术将T细胞中负责编码合成该细胞表面各种受体的所有基因逐个敲除,或把T细胞内编码合成受体的几个基因以排列组合的方式剔除,由此培育出超过10万种缺失不同受体的T细胞。
 
    然后,他们再用HTLV-1病毒去感染这些被加工过的T细胞,如果发现某种T细胞未被感染,即可断定这里被敲掉的编码基因合成的受体就是引狼入室的“内奸”。这时再针对该受体研制能与其结合并将病毒“关在门外”的抗体,从而阻断感染。马祖罗夫说,虽然这项工作也很庞杂,但与无明确目标的筛选相比要省事得多。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T细胞表面代号为CD82的受体会与HTLV-1病毒“牵手”。让BF4单克隆抗体与CD82受体结合能够阻止HTLV-1病毒借助该受体潜入正常T细胞。
 
    马祖罗夫说,HTLV-1病毒感染T细胞的方式与同属逆转录病毒、也以T细胞为标靶的艾滋病病毒相似。因此,他们希望依据这项成果筛选出易与艾滋病病毒结合的T细胞表面受体,进而研制能与该受体结合、抑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药物。

 


  热点新闻
包头出入境港澳二次签注自助系统恢复正常
国家卫计委:共享疫情信息联防联控传染病
印度首都严阵以待预防登革热
赴哥伦比亚旅行须持“疫苗接种或预防措施国际证书”
包头青山创新出入境服务
我市出入境大厅现已恢复受理业务
厦门检验检疫部门:新型诺如病毒肆虐赴台旅游注意防范
寨卡病毒7个致病蛋白初步确认
安徽省积极防控H7N9疫情
H7N9疫情高发粤多地活禽休市
肇庆检测肺结核新招世界卫生组织都推荐使用了
寨卡病毒诊断试剂研制成功
华人科学家首次锁定寨卡病毒内致病蛋白
韩国禽流感疫情蔓延海军士兵参与消毒工作
比尔·盖茨投资新型植入型给药装置,预防艾滋病
CellRes最新发现:寨卡病毒有可能治愈
全球多地正爆发诺如病毒疫苗研究望加速
法国流感疫情扩散到全国范围卫生部吁接种疫苗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向信息化过渡
俄用“基因剪刀”研制抑制艾滋病病毒药
  热点疫情

抱歉,访问出了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