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暴发新闻
尼帕病毒感染 - 孟加拉国
18 九月 2025
形势概览
情况描述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期间,孟加拉国《国际卫生条例》非预防措施向世卫组织通报了四例确诊的致命尼帕病毒感染病例,这些病例发生在孟加拉国三个不同区(巴里萨尔、达卡和拉杰沙希)的四个不同地区,发生在不同时间。所有病例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得到确认,据报道,病例之间未发现流行病学联系。
首例病例是来自拉杰沙希省帕布纳区的一名年轻成年妇女,症状于1月25日出现。她于1月26日住进一家社区医院,次日转诊至另一家医院。她于1月28日死亡,1月29日收到实验室确认为NiV。据报告,共有96名接触者被确认,NiV检测均为阴性。
第二例病例是来自巴里萨尔省博拉区的一名成年男子,他于2月13日出现症状,并于2月19日入院。第二天他被转移到另一家医院,并于 2 月 22 日去世。2月21日确诊NiV感染。据报道,共有 71 名接触者被确定,并且 NiV 检测均呈阴性。
第三例病例是来自达卡省法里德普尔区的一名成年男子,症状于2月17日出现。他于 2 月 25 日入院,并于同日死亡。2月26日确诊NiV感染。共确定了 66 名接触者,NiV 检测均呈阴性。
第四例病例是来自Rajshahi区Naogaon区的一名男童,症状于8月3日出现。他于8月8日住进医院,次日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他于 8 月 14 日去世。8 月 10 日采集的样本于 8 月 22 日检测出 NiV 阳性。同日部署了疫情调查小组。共确定了 72 名接触者,并收集了 11 名有症状接触者的样本。六人检测呈阴性,其余结果正在等待中。该病例在典型季节(12 月至 4 月)之外报告。
前三例有食用生棕榈汁的历史。然而,第四例病例没有食用生棕榈汁的历史,可能的感染源仍在调查中。这些案件似乎都没有相互关联。果蝠是已知的 NiV 宿主,存在于受影响地区。
自 2001 年报告首例病例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人类感染报告,病死率 (CFR) 在 25%(2009 年)至 100%(2024 年)之间变化。2024年,孟加拉国报告了5例实验室确诊的NiV死亡病例(图1、图2)。
图 1.孟加拉国2001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9日年度报告的尼帕病毒病例和死亡人数。
资料来源:孟加拉国流行病学、疾病控制和研究所。https://iedcr.portal.gov.bd/site/page/d5c87d45-b8cf-4a96-9f94-7170e017c9ce/-
图 2.截至2025年8月14日,2001-2025年孟加拉国尼帕病例分布情况
流行病学
尼帕病毒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通过受感染的动物(如蝙蝠或猪)或被受感染动物的唾液、尿液和排泄物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类。它也可以通过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果蝠或狐蝠(翼龙属)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
潜伏期为 4 至 14 天。然而,曾经报道过长达 45 天的潜伏期。在疾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可以通过结合多种测试对有 NiV 感染临床病史的患者进行实验室诊断。使用的主要测试是来自体液的 RT-PCR 和通过 ELISA 进行抗体检测。
人类感染的范围从无症状感染到急性呼吸道感染(轻度、重度)和致命性脑炎(脑肿胀)。
感染者最初会出现发烧、头痛、肌痛(肌肉痛)、呕吐和喉咙痛等症状。随后会出现头晕、嗜睡、意识改变和表明急性脑炎的神经系统体征。有些人还可能出现非典型肺炎和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包括急性呼吸窘迫。脑炎和癫痫发作发生在严重的情况下,在 24 至 48 小时内进展为昏迷。
有关 NiV 感染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
孟加拉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疫情的病死率在40%至75%之间,具体取决于当地早期检测和临床管理的能力。目前尚无针对 NiV 感染的药物或疫苗。建议使用重症支持治疗来治疗严重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作为世卫组织流行病研发蓝图的一部分,尼帕亨斯亨尼帕病毒(尼帕病毒)被认为是加速医疗对策(MCM)应对流行病和大流行的优先病原体。[1]
公共卫生应对措施
地方当局已实施多项公共卫生措施,包括:
- 卫生和家庭福利部通过“同一健康”协调方法与其他部门合作开展了调查。
- 已围绕已识别的病例进行接触者追踪,并持续跟进。
- 监测工作得到了加强,并扩展到常规的主动和被动监测之外,以确保及早发现病例。
- 在民事外科医生(地区卫生系统的负责人)的监督下,正在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包括社区参与和宣传。
- 作为风险沟通工作的一部分,尼帕信息传单已在流行地区分发。
- 临床医生已经对 NiV 进行了敏感和警报。
- 在参考实验室进行及时的样本采集、运输和检测。
世卫组织提供的支持:
- 在国家和国际层面提供活动传播支持,包括及时向世卫组织提交《国际卫生条例》正式通知。
- 密切跟进 NiV 感染现场调查,以支持可靠的数据收集和有效的接触者追踪。
- 支持病例管理,包括家庭和卫生机构层面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防止继发病例。
- 监测不断变化的疫情情况,特别是在正在进行的尼帕季节,包括支持数据汇编、评估流行病学模式、风险因素和地理传播。
- 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为预防和控制疫情制定公共卫生信息。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尼帕病毒(Henipavirus nipahense)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病死率高(40-75%),且没有获得许可的疫苗或治疗方法。其宿主为果蝠或狐蝠(翼龙属蝙蝠),分布于沿海地区以及印度洋、印度、东南亚和大洋洲的几个岛屿上。该病毒可以通过野生动物和家畜传播给人类。到目前为止,仅在亚洲报告了疫情;然而,由于该疾病可以通过家养动物传播,并且也有可能继发性人际传播,因此它具有相当大的流行或大流行潜力。这种疾病在孟加拉国流行,季节性爆发与蝙蝠活动和食用生枣椰树汁等文化习俗有关。季节性爆发发生在 12 月至 5 月之间,恰逢枣椰树汁的收获。
迄今为止,孟加拉国已记录了 347 例 NiV 疾病病例,病死率为 71.7%。这些病例中近一半 (n=162) 是原发病例,确诊有食用生枣树汁 (DPS) 或 tari(发酵枣树汁)的病史,而 29% 是由直接人际传播引起的。2025年至今,孟加拉国报告了4例NiV感染死亡病例;然而,它们似乎都没有相互联系。虽然其中三例病例呈季节性模式,在 2025 年前两个月聚集,但第四例病例在正常季节之外出现,没有食用生枣椰树汁液的历史,可能的感染源仍然未知。
根据目前可获得的信息,世卫组织将NiV在国家层面构成的总体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中等,同时考虑到病死率高、缺乏针对NiV感染的特异性药物或疫苗以及早期诊断的困难。尽管存在敏感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方法,但第一阶段的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可能会延迟及时诊断、疫情检测和应对。此外,果蝠(Pteropus spp.)是 NiV 的天然宿主,它们存在于孟加拉国,并且已经证明病毒从其宿主反复溢出到人类。尽管不断努力进行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以提高认识,但社区仍在继续消费生枣树汁。
感染 NiV 的人可能仍然没有症状。尽管在之前的疫情中曾报告过人际传播,但近年来频率较低。自 2016 年以来,孟加拉国每年报告的 NiV 感染病例数一直保持在 10 例以下,但 2023 年报告了 13 例。孟加拉国实施了强有力的公共卫生措施来检测和控制疫情,包括自 2006 年以来建立的哨点 NiV 监测,以及在中央和地区两级建立快速反应小组 (RRT),以及快速检测样本的能力。
对于邻国——印度和缅甸——世卫组织评估了 NiV 在区域层面构成的公共卫生风险为中等。虽然之前没有任何关于跨境传播的报告,但鉴于果蝠共享生态走廊以及两国先前报告的家畜和人类病例的发生,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印度在控制之前的 NiV 疫情方面表现出了能力和经验。
世卫组织评估 NiV 在全球层面构成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因为孟加拉国境外没有确认病例传播。
世卫组织的建议
在没有针对尼帕病毒病的许可疫苗或特异性治疗的情况下,减少或预防人们感染的唯一方法是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这包括就人们可以采取的减少接触尼帕病毒的措施提供指导,病例管理应侧重于在有效的实验室系统的支持下提供及时的支持性护理。建议对严重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重症支持治疗。
公共卫生教育信息应侧重于:
降低蝙蝠向人类传播的风险
- 预防传播的努力应首先侧重于减少蝙蝠获得枣椰树汁液和其他新鲜食品的机会。新鲜采集的枣椰汁应煮沸,水果应彻底清洗并去皮后再食用。有蝙蝠咬伤迹象的水果应丢弃。应避开已知蝙蝠栖息的区域。
降低人际传播的风险。
- 应避免与 NiV 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密切身体接触。照顾或探望病人后应定期洗手。
- 防护措施包括限制疾病在家庭和医院传播的指导方针(使用防护设备、隔离以及与医务人员的安全接触)。
- 防止二次传播的备选办法是积极发现病例、追踪接触者、隔离和检疫病例及其接触者。
在卫生保健机构中控制感染
- 照顾疑似或确诊感染患者或处理其标本的卫生和护理人员应始终实施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标准预防措施。
- 由于尼帕病毒的卫生保健相关感染和职业感染已有报道,在卫生保健机构中,除了标准预防措施外,还应采取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单间进行隔离。在气溶胶产生过程中,除了接触预防措施外,还需要采取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 建议加强卫生保健机构的环境控制,包括每天两次对疑似或确诊 NiV 感染患者护理区的所有表面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并确保住院护理区达到或超过每位患者每秒至少 60 升的最低通风率。
- 从疑似 NiV 感染的人和动物身上采集的样本应由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工作的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处理。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世卫组织不建议任何旅行和/或贸易限制。
更多信息
-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预防和控制尼帕病毒感染20232030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90210849东南亚区域战略》
- 世界卫生组织。技术简报:在未报告尼帕病毒事件的国家加强对尼帕病毒事件的准备。临时文件,2024 年 2 月。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90211273
- .尼帕病毒 [情况说明书]。日内瓦:世卫组织;2018. 可从: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nipah-virus
- 世界卫生组织。尼帕病毒感染。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nipah-virus-infection#tab=tab_1
- 尼帕情况仪表板,流行病学、疾病控制和研究所 (IEDCR)。https://www.iedcr.gov.bd/site/page/d5c87d45-b8cf-4a96-9f94-7170e017c9ce/-
- 孟加拉国的尼帕病毒传播https://www.iedcr.gov.bd/site/page/03d6e960-2539-4966-8788-4a12753e410d/-
- 尼帕病毒的食源性传播,孟加拉国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91367
- 尼帕病毒病:这种不可预测的新兴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和立法方面https://www.mdpi.com/2076-2615/13/1/159
- 应对全球流行病威胁:2006-2021
年孟加拉国的尼帕监测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529576/ - 孟加拉国尼帕病毒的生态学:土地利用变化与蝙蝠机会主义摄食行为的联系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910977/
- https://iedcr.portal.gov.bd/site/page/d5c87d45-b8cf-4a96-9f94-7170e017c9ce/-
[1]CEPI和世卫组织敦促各国制定更广泛的研究战略,为下一次大流行做好准备:https://www.who.int/news/item/01-08-2024-cepi-and-who-urge-broader-research-strategy-for-countries-to-prepare-for-the-next-pandemic
可引用参考文献:世界卫生组织(2025 年 9 月 18 日)。疾病暴发新闻:孟加拉国发生尼帕病毒感染。可在: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5-DON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