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美洲锥虫病
  •   美洲锥虫病(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由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感染导致,流行于南美和中美,一般通过猎蝽叮咬感染,但人员流动、献血也可以使该病出现在世界各地,虽然加强了血制品筛查,但南美国家输血感染锥虫病现象依旧十分常见。临床表现有乏力、肌痛、头痛、无力、厌食,单侧或双侧眼睑水肿、心衰。90%的急性期患者症状体征自行消失,但锥虫并未清除,疾病逐渐进展到慢性期,10%的患者症状体征始终不消失,直接进入慢性期损害。慢性期患者60-80%不再出现症状,20-40%累及内脏器官,如扩张性心肌病、巨结肠病、巨食道病。确诊该病需要在外周血或脑脊液中发现锥虫,外周血镜检可以发现细胞内活动的虫体,抗体检测有助诊断,但与利士曼原虫有交叉反应。影像学变化很大,常表现脑灰质、白质单发或多发、环状增强的病灶。只有急性期恰加斯病能根治,慢性感染只能对症治疗。­

疫情信息
  • 阿根廷发生锥虫病
  • 巴西锥虫病疫情
知识天地
  • 美洲锥虫病致病机理
  • 美洲锥虫病病原学
  • 美洲锥虫病知识
疾病防治
  • 美洲锥虫病治疗
其他信息
  • 伊氏锥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B65_T4455-2021)
  • 伊氏锥虫病诊断技术(GB_T23239-2009)
Copyright ©  www.ithc.cn
闽ICP备05029045号
国际旅行卫生健康咨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