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超600人感染登革热病毒疫情是否会蔓延?

2019-09-10 11:22 作者:ITHC.CN

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通报,樟树市、新干县先后发生登革热疫情,截至9月5日12时,两地累计报告登革热诊断病例641例,痊愈出院392例。其中,樟树市登革热诊断病例598例,痊愈出院390例。

樟树市在8月22日启动应急响应,目前已布局四个点集中收治登革热患者。距离樟树市80公里的南昌也加入救援行列,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纪委书记陈志平回复健康界,该院已收治两名转诊患者,目前医务处正组织相关科室治疗。

庞大的收治患者数量让人感到担忧的是,这种在东南亚国家较为普遍的疾病,会不会在中国蔓延?

医生又要连轴转

樟树市清江医院是四家负责收治登革热患者的医院之一。该院一名医生向财新网透露,目前院内人满为患,大厅也安排了床位,挂起蚊帐。从8月22日开始,该院每天接收50至70名发烧患者,他每天从早晨6点加班到晚11点。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通报中显示,此次疫情起因是东南亚地区旅游回国人员感染登革热病毒输入引发。

健康界梳理我国以往登革热病例发现,多数病例与频繁的国际人员流动有关。近年来,东南亚与中国经贸往来频繁,交通愈加便利。今年6月12日,江西南昌开通直飞柬埔寨西哈努克的国际航线。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感染一科副主任王淑梅在接受江南都市报采访时表示,从5月底至6月底,该院已接诊11例登革热患者,皆是从柬埔寨回国后确诊感染。

“国内大部分登革热病例是输入病例。”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李锦举例道,若有人去东南亚旅行,感染上登革热病毒后,当他返回国内,且当地有伊蚊,就有可能引发登革热疫情。”这就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造成本地区登革热的流行。

登革热如何传播?

与其他传染病不同,登革热不能直接从一名感染者传染给他人,其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还原了登革热病毒在人蚊之间的传播过程:通过已感染雌蚊的叮咬,可将病毒传染给人类。同时,蚊子在吸食被感染人的血液后获得病毒。经过4-10天的潜伏期,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具备传播病毒的能力。

简单来说,结合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如果坐在你边上的人得了登革热,他触碰你后并不会传染病毒。但如果有蚊子咬了他再咬你就危险了。也就是说,若没有蚊子的传递,登革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目前最常见传播登革热的蚊子主要有两种: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蚊子长相类似,腿上都有白色斑纹,也被人们称为“花蚊子”。

登革热来了,北方人怎么办?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感染科医生王丽(化名)判断,疫情并不会传播到北方城市,“登革热主要发生在热带、潮湿温热、蚊虫较多地区,北京的蚊虫都快消失了,所以不用担心。”

一般来说,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雨季来临时,蚊子会在积水较多的地方大量繁殖,登革热流行地区如果聚集了大量人口,疫情就更易快速传播。

据了解,樟树是江西省宜春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赣江中游,属于典型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润,有“药都酒乡”之称,支柱性产业是药材加工。

实际上,登革热疫情尽在各地疾控中心的掌握之中。“各地疾控中心会对蚊虫的密度进行监测。”据李锦介绍,以深圳为例,当地疾控中心通过“布雷图指数”监测蚊虫密度,预测疫情。

临床如何治疗?

“登革热其实很像流感。”李锦这样解释登革热。

从疾病严重程度来讲,李锦解释道,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轻症患者的病程持续10天左右,预后良好。“就像患感冒一样,一般来讲不会导致严重后果。”李锦同时提到,登革热也有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遗憾的是,目前没有特效药,医生只能对症缓解。

从症状上讲,登革热患者一般会发烧至40℃以上,同时伴有以下至少两项症状:

1.严重头痛

2.严重眼痛(尤其是眼眶后疼痛)

3.关节痛

4.肌肉痛或骨痛

5.皮疹

6.轻微出血表现

7.白细胞计数低

除此之外,王丽表示登革热的确诊也并不容易,“登革热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医生需要根据实验室检查、患者临床表现和个人经验三方面来诊断。”

王丽透露,和应对非典型肺炎动作相似,登革热疫情暴发后,医院会对患者采取隔离措施,医护人员需要穿防护服。

是否有疫苗可以预防?

近期,美国FDA批准赛诺菲巴斯德研制的全球首款登革热疫苗Dengvaxia上市,它可以用于在9到16岁人群中预防登革热病毒造成的登革热。

但该疫苗只适合曾患过登革热的人预防再次感染,不能用于此前未患过登革热的人。对于从未感染过登革热的人说,接种疫苗后如果感染登革热,反而可能引发更严重症状。

尽管疫苗一时指望不上,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及早发现和适宜的医护可将死亡率降到1%以下。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传播?两个字:灭蚊。

控制登革热传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源头上铲除蚊虫孳生的窝点。据了解,目前樟树市下属多个村镇正在宣传发动居民参与翻盆倒罐、清除积水、疏通沟渠等工作,并组织村镇干部包村包片负责环境清理,有些村镇则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监督考核。

全球变暖助推登革热扩散

登革热疫情全球化的脚步在加快,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登革热列为2019年全球健康面临的十大威胁之一,并估计全世界40%的人口面临登革热威胁,每年约有3.9亿人感染登革热。

全球变暖正推动着登革热向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扩散。最新研究发现,全球暖化可能会使携带骨痛热症病毒的埃及伊蚊,迁移到世界上其它地区,包括日本、美国南部、澳洲内陆和沿海地区,以及欧洲多国。

有专家指出,商品的全球化是登革热传播的载体,埃及伊蚊藏在废旧轮胎、大宗木材之中漂洋过海,它的幼虫生命力顽强,甚至能在低于冰点的温带地区冬眠,或在微生物环境中找到宿主隐匿。

由于传播迅速,发病率高,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远距离传播,中国登革热报告发病人数也越来越多,且患者多集中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检索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网站,健康界发现2012年之前,我国登革热全年报告病例数基本维持在1000例以内,2013年以后数字开始增长,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4.69万例,云南、广西、福建、台湾等省份出现登革热的本地暴发。这预示着我国登革热的发生范围在扩大。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月报数据看,2019年登革热来势凶猛,从1月开始,登革热报告病例就较过去四年同期有明显增加。数据显示,7月月度报告病例数已上升至1260例,而2015-2019年7月月度报告病例数都在300例以下。

不仅是地域范围扩大,登革热疫情传播的时间跨度也在拉长,今后我国防治工作将面临更大挑战。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