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加斯病(美洲锥虫病)黄皮书


恰加斯病(美洲锥虫病)黄皮书


概述

恰加斯病由克鲁斯锥虫引起,主要传播媒介为吸血猎蝽虫,于1908年由Chagas医生发现,故又称Chagas病。主要流行于中、南美洲,所以又称美洲锥虫病。该病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淋巴结炎、贫血等。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结肠及肺、脑栓塞,猝死等发生。

克氏锥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血液和多种组织细胞内。其生活史中有锥鞭毛体与无鞭毛体两种形态。锥鞭毛体经皮肤创口感染侵入人体血液。该病也可通过母乳、胎盘、输血或食入传染性锥蝽粪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传染病原体:克氏锥虫

流行:墨西哥部分地区、中美洲和南美洲

暴露和感染风险最大的旅行者类别:来自流行地区的移民和难民;前往流行地区的长期旅行者

预防方法:避免接触锥蝽(reduviid bugs);避免在流行地区的茅草、泥土或土坯房中睡觉

诊断支持:获得认证的临床实验室


传染性病原体

恰加斯病是由原生动物寄生虫克氏锥虫引起的。


传播

当受感染的锥蝽昆虫(reduviid bug)的粪便中的克氏锥虫进入人体时,就会发生人类感染。进入入口包括皮肤破损(例如,在蝽虫叮咬部位)、通过触摸或用受污染的手指摩擦眼睛,以及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料通过胃肠道。克氏锥虫也可以通过输血、器官移植和垂直传播,从母亲传播给婴儿。


流行病学

克氏锥虫是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许多地区的特有种。加勒比岛屿没有病媒传播的记录。旅行者面临的风险极低,但如果旅行者住在劣质住房中或在流行地区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料,他们可能会面临风险。


临床表现

急性疾病通常在暴露后 ≥1 周和 ≤60 天发生。寄生虫进入部位可能出现毛肿(局部硬化肿胀)(例如,罗马尼亚征、眼睑和眼组织水肿)。大多数感染者从未出现症状,但终生保持感染状态。大约 20%-30% 的感染者在长时间无症状后出现慢性表现。慢性恰加斯病通常累及心脏;临床体征包括传导系统异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晚期充血性心肌病。慢性胃肠道问题(例如巨食管、巨结肠)不太常见。可伴或不伴心脏表现。再激活病可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诊断

在急性期,可以在血沉棕黄层或染色的外周血标本的新鲜制剂中检测到寄生虫;PCR检测也有助于检测急性感染。急性期后,诊断需要进行 ≥2 血清学检测以检测克氏锥虫特异性抗体,最常见的是 ELISA、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抗体检测。

PCR不是慢性期感染的有用诊断测试,因为在此阶段无法检测到外周血中的寄生虫。


治疗

对于急性、早期先天性和再激活的克氏锥虫感染,以及 <18 岁儿童的慢性克氏锥虫感染,始终推荐使用抗锥虫药物治疗。对于患有慢性感染的成人,通常建议进行治疗。

用于治疗恰加斯病的 2 种药物是苯硝唑和硝呋替莫司。苯硝唑用于 2-12 岁儿童,并已上市。Nifurtimox用于治疗体重至少 2.5 kg 的出生至 <18 岁儿童。这两种药物的副作用都很常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副作用往往更频繁、更严重。


预防

为了避免恰加斯病,旅行者应遵循昆虫叮咬预防措施以及食物和水预防措施。旅行者还应避免在流行地区的土坯、泥土或茅草屋中睡觉,并在这些房屋内和周围使用杀虫剂。经杀虫剂处理的蚊帐是有帮助的。对血液和器官进行恰加斯病筛查可防止通过输血或移植传播。对来自流行地区的孕妇进行筛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母婴(先天性)病例也将有助于减轻疾病负担。

Copyright ©  www.ith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5029045号 国际旅行卫生健康咨询网

闽公网安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9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