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

2014-08-15 16:36 作者:ITHC.CN
 
 

类鼻疽

概况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假单胞菌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流行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人主要是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和土壤,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有急性败血症者常伴多处化脓性损害,慢性者类似空洞型肺结核表现。病情一般较为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甚高。

病因

    类鼻疽假单胞菌又称惠特莫尔杆菌,为需氧菌。具有多种毒力,包括外毒素、内毒素及几种组织溶解酶。该菌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在自来水中可存活28-44天。加热56℃,10分钟可将其杀死。各种消毒剂常用浓度能迅速杀灭本菌,但石炭酸和来苏液的杀菌效果不理想,一般选用5%的氯胺-T(chloramine-T)作为常规的消毒剂。本菌对抗生素敏感,但对常用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有较强的耐药性,目前对本菌首选的抗菌方案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与其它有效抗菌药物联用。

 

 

传播方式

    本病属于地方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流行区的水和土壤,类鼻疽杆菌在流行区的水或土壤中是一种常居菌,可在外界环境中生长,在稻田的水和泥土中阳性率最高。虽然本菌不需要任何动物和媒介作为储存宿主,但动物及吸血昆虫可以带菌,能将本病引入新的地区,造成暴发流行。

 

本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直接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或土壤,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这是本病的主要途径;

(二)吸入含有致病菌的尘土或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

(三)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

(四)被吸血昆虫(蚤、蚊)叮咬而造成感染,动物实验证明类鼻疽杆菌能在印度客蚤和埃及伊蚊的消化道内繁殖,并保持传染性达50天之久;

(五)可通过家庭密切接触、性接触等途径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潜伏期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5天,但也有感染后数月、数年,甚至有长达20年后发病,即所谓“潜伏型类鼻疽”。

临床表现

此类病例常因外伤或其他疾病而诱发。临床上可有急性败血症、亚急性或慢性、亚临床三种类型:

(一)急性败血型类鼻疽

起病较急,寒战、高热,并有气急、肌痛,同时出现肺、肝、脾及淋巴结脓肿形成的症状和体征。特别以肺脓肿最为多见好发于肺上叶并可累及胸膜,此时患者多有咳嗽、胸痛、咯血性和脓性痰,胸部可闻及干、湿?音及胸膜摩擦音,并有肺实变及胸膜积液(脓胸)的体征。肺部病灶融合成空洞。其他尚有腹痛、腹泻、黄疸、肝脾肿大及皮肤脓疱等。

(二)亚急性或慢性类鼻疽

多数是急性感染消退后而形成多处化脓性病灶,也可无明显急性症状,从亚急性过程逐渐发展而成。肺、肝、皮肤、骨或软组织可有脓肿形成,溃破后可造成瘘管,长期不愈。典型病例以肺上叶空洞性病变(肺化脓症)为主,颇似结核病,在漫长的病程中,患者常有间歇性发热,逐渐消瘦及衰弱等。

(三)亚临床型类鼻疽杆菌感染

流行区中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受类鼻疽杆菌感染后而临床症状不明显,血清中可测出特异性抗体。这种现象在东亚国家(如泰国、越南与马来西亚)人群中约占6%-8%。

未作治疗的急性败血型类鼻疽,其病死率在90%以上,随着近来诊断技术和抗菌药物的不断改进,病死率已下降到30%左右。亚急性或慢性类鼻疽病死率较低,治疗后可下降至10%或更低。

治疗

    尽早选用敏感抗生素,而且用药量要足。最好是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疗程一般在30天以上。氯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均可使用。

疾病分布

类鼻疽的流行,几乎都发生在北纬20°至南纬20°之间,以东南亚国家及澳大利亚北部发病率最高。近来报道澳大利亚西南部(南纬31°-32°)和伊朗(25°-35°)也有本病暴发流行。本病一般散发,无明显季节性。我国类鼻疽疫源地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南部的边缘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已超出北纬20°范围。

旅行者感染类鼻疽的危险

    旅行者前往流行区也有感染类鼻疽的危险。

预防

(一)对患者、病畜应立即进行隔离。

(二)防止污染本菌的水和土壤经皮肤、粘膜感染。

(三)在可能染菌的尘土条件下工作,应戴好防护口罩。

(四)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

(五)病人及病畜的排泄物和脓性渗出物应彻底消毒。

(六)接触病人及病畜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接触后应作皮肤消毒。

(七)疫源地应进行终末消毒,并采取杀虫和灭鼠措施。

(八)对可疑受染者应进行医学观察2周。

(九)从疫源地进口的动物应予以严格检疫。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