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到4月上旬,美洲尤其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登革热病例数激增,超过425万人确认感染登革病毒,超过1400人死亡,是去年同期的3倍。当地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表示,多重原因导致拉美地区登革热疫情持续蔓延,拉美各国政府和卫生组织的应对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疫情防控仍面临诸多挑战。
拉美登革热病例激增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多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
泛美卫生组织今年4月9日发布的最新流行病学警报显示,2024年前12周,美洲地区累计报告超过425万登革热病例,死亡病例1423例,为2023年同期的3倍。其中,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疫情最为严重,占该地区登革热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的绝大多数。
巴西卫生部4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国记录的登革热病例数已有2747643例(含疑似病例),死亡病例1078例。截至4月上旬,今年巴西登革热死亡病例数已达到自2000年有疫情记录以来的第三高。
阿根廷卫生部4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以来该国已确诊215885例登革热病例,并强调此次登革热疫情的突出特点是“持续发生”。阿根廷全国24个省份中的19个已存在登革热病毒本土传播现象。此外,所有年龄段都出现了登革热死亡病例,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80岁以上人群。
巴拉圭卫生部4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周该国新增4848例登革热病例,受影响最严重人群为5至9岁儿童。目前,该国已有83%的领土受到登革热疫情影响。
拉美其他国家也或多或少受到登革热疫情影响。目前,登革热尚处于传播高峰期,疫情仍在该地区持续蔓延。
△登革热主要病媒:埃及伊蚊
多重因素导致拉美地区登革热迅速扩散
根据当地疾控专家分析,自然因素是导致拉美地区登革热疫情迅速扩散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气候变化促使了登革热病例的增加。泛美卫生组织负责人雅尔巴斯·巴尔博萨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番登革热疫情持续蔓延主要源于厄尔尼诺现象和气候变化,尤其是厄尔尼诺现象所带来的高温和间歇性降雨导致埃及伊蚊繁殖速度加快,进而加速了疫情传播。
相关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登革热病例数量往往会增加。近15年来,巴西夏季共发生了5次厄尔尼诺现象,每次发生时登革热感染人数都超过100万人。泛美卫生组织登革热传染病专家克莱贝尔·卢兹称,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埃及伊蚊的数量随之增加、繁殖能力增强、寿命延长。随着气候变化,埃及伊蚊数量的增加不但会促使登革热病例数量的增加,还会导致受登革热影响的地区范围扩大。
气候变化也加剧了登革热疫情蔓延。登革热疾控专家保罗·洛图福向总台记者表示,气候变化是本轮登革热疫情蔓延重大原因,1986年左右,在巴西境内,埃及伊蚊还主要存在于东南部的里约热内卢,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伊蚊逐年南移,导致以前不会出现登革热的地方出现病例。
巴西传染病专家安东尼奥·班达拉称,一条以巴西中西部为起点,贯穿该国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气候走廊,对拉美地区登革热疫情产生影响。该气候走廊气温较高、波动频繁、降雨量较大,为埃及伊蚊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使得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国登革热病例增加。
社会因素则是导致拉美地区登革热疫情迅速扩散的另一原因。人口快速增长与流动、城市基础设施相关服务缺失以及防治措施不足等因素,导致埃及伊蚊大量繁殖。2010年,巴西居民数量为1.91亿。2022年,该国居民数量达到了2.03亿。巴西利亚大学流行病学教授维尔多·纳维甘斯特指出,埃及伊蚊难以长途飞行,城市化程度高、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利于蚊虫捕食,人口数量的增加也导致易感人群数量增加。
专家同时表示,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也是拉美地区大范围持续爆发登革热的原因之一。此外,包括污水排放、城市清洁、垃圾处理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不足也导致登革热疫情扩散。数据显示,巴西家庭总数为7400万,其中近900万无法使用常规供水网络;近700万人面临供水不足问题。巴西地理与统计研究所2013年至2022年间收集数据显示,巴西有2200万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污水收集设施。不稳定的基础设施导致污水积聚的概率增加,蚊虫得以大量滋生。
拉美各国政府积极应对 对使用疫苗的态度不同
面对疫情,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拉美多国在病媒控制、疫苗接种、宣传预防等方面采取了多项防控措施。分析指出,由于目前疫苗研发属于初期阶段,不同的拉美国家对于疫苗的使用持不同的态度,而在消灭蚊虫滋生环境上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一致的。
巴西政府计划今年为民众接种650万剂登革热疫苗,优先接种对象为住院病例占比最高的10至14岁青少年。今年2月,巴西全国500多个城市展开大规模登革热疫苗接种工作,政府为320万人进行免费接种。3月29日,巴西卫生部宣布,基于登革热传播率,将安排165个城市的居民接种登革热疫苗,并于31日将经济中心圣保罗州纳入登革热疫苗接种地区名单。该疫苗分为两剂,两次接种间隔时间为三个月。疫苗由巴西卫生部交付给州政府,并由当地市政部门负责拟定疫苗接种时间。
△巴西里约热内卢为儿童接种登革热疫苗
巴西卫生部规范和强化了登革热的监测和报告系统,以确保及时掌握疫情发展状况,并据此调整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同时,卫生部协调各地建立登革热紧急行动中心,以协调防疫行动并监测、分析疫情。里约热内卢等多州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并开设登革热专门治疗中心,以期缓解医院压力。巴西政府还大力推广灭蚊措施,通过媒体等各种渠道对民众开展宣传,提高公众对这一流行疾病的认识,指导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登革热,尽量消除适合伊蚊繁殖的积水环境,并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
阿根廷当局在不同地区启动“熏蒸行动”以对抗蚊虫。自2023年11月起,阿根廷政府向民众提供登革热疫苗,但目前疫苗仍属处方药物,费用约为7万阿根廷比索(约合人民币590.58元),同时为部分易感人群提供40%的折扣。2024年1月至2月,阿根廷东北部米西奥内斯省及西北部萨尔塔省陆续开展针对20至40岁年龄组的免费登革热疫苗接种计划。3月,阿根廷卫生部发布登革热防控建议,敦促民众加强防护,指导民众消除蚊虫繁殖点,使用正规驱虫剂,辨识登革热症状并及时就医。3月26日,阿根廷联邦卫生委员会关于登革热疫情防治的第一次会议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讨论疫情防控联合行动的措施及疫苗接种计划。
此外,为应对此次疫情,巴拉圭卫生部采取公共卫生措施,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在多地开展熏蒸行动。同时指导民众消除积水,防止蚊子滋生,并宣传强调避免易感人群特别是少年儿童受到蚊虫叮咬,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由于登革热疫情,秘鲁政府于2月27日宣布该国20个地区进入为期90天的卫生紧急状态。在此状态下,政府能提供更多财政预算以支持疫情防控各项举措。4月5日,秘鲁卫生部宣布即日起在全国8个地区开展熏蒸活动,旨在消灭成年埃及伊蚊及其幼虫,以遏制登革热传播。
与巴西大规模免费接种登革热疫苗和积极研制疫苗不同的是,阿根廷对于接种疫苗的态度更为谨慎。而巴拿马卫生部日前表示,考虑到疫苗在防控登革热疾病上的实际效果,该国不计划展开大规模接种。泛美卫生组织负责人巴尔博萨对总台记者表示,目前使用疫苗对于切断传播链条来说效果不明显,一方面当前的疫苗需要接种两针,中间需要间隔三个月,这对于迅速切断传播链条来说意义不大,另一方面当前的疫苗供应量有限,只能部分满足特定人群的接种需求。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熏蒸活动
泛美卫生组织呼吁所有区域内国家和地区支持登革热预防工作,加大力度减少蚊子繁殖地,这是目前预防登革热传播的主要措施。由于疫苗研发尚处于早期阶段,巴尔博萨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强调了卫生系统建设、病媒控制、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加大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力度,以便能够尽早诊断、尽早治疗,防止死亡病例。巴尔博萨表示,泛美卫生组织正在向各成员国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其加强监测系统,监测每个地区的疫情发展,并确定正在传播的登革热病毒血清型。此外,该组织为超过30万名医护人员提供了关于登革热重症病例临床治疗的培训。
登革热防控面临多重挑战
目前的防控措施虽取得一定效果,但拉美地区的登革热疫情仍在持续蔓延。
巴尔博萨表示,人为储水因素是登革热防控的最大挑战。在遍布拉美城市的贫民窟,居民所有储水容器都可能成为蚊子滋生地。拉美南部国家可能在4月达到登革热传播高峰期,拉美北部国家则需要为可能到来的登革热流行季做好准备。
洛图福表示,与巴拉圭和阿根廷相比,巴西在抑制伊蚊传播方面更有成效,但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仍有待提高,灭蚊是防控登革热最重要的措施,疫苗接种在降低病例严重程度和致死率方面效果有限。
面对登革热疫情,拉美地区的防治措施仍显不足。一方面,部分专家表示民众的防疫意识仍较为淡薄。巴西全国卫生部门联合委员会主席称,直至一两个月前,民众对登革热疫情仍不够重视。另一方面,部分人士认为政府的防治措施效果有限。阿根廷卫生专家里卡多·古特勒表示,自阿根廷登革热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渐退出防治登革热行动。阿根廷卫生部4月2日发布声明表示,政府尚未有足够证据证明登革热疫苗的有效性,无法将其纳入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并针对民众开展免费接种。
专家表示,针对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为主。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而重症病例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