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境游谨防被“叮”!

2024-04-10 15:04 来源: 南宁晚报

广西三月三假期即将来临,不少市民计划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近年来,广大群众因旅游、商贸、探亲等出入境的频率大幅增加,登革热等传染病输入风险随之加大。南宁疾控提醒,近期东南亚、南美洲等一些国家为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流行区域,前往相关国家和地区时,应密切关注目的地疫情动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避免被蚊虫叮咬,防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多国正处在登革热疫情的上升阶段

记者留意到最近多地疾控中心也发布了提醒。据了解,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公布的东南亚旅游国家的登革热疫情:

泰国:2024年截至3月14日,累计报告19,808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死亡17人。

马来西亚:2024年截至2月17日,累计报告25,541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死亡14人。

柬埔寨:2024年截至3月3日,累计报告3,575例登革热疑似病例,其中死亡10人。

越南:2024年截至3月3日,共报告11,235例登革热病例。

新加坡:2024年截至3月2日,共报告3,802例登革热病例。

什么是登革热?

据了解,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多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

蚊子叮咬就能传播

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可以快速传播扩散。

全身疼痛,有“断骨痛”之称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三红:面红、颈红、胸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除了以上症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候还可能出现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登革热。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如何预防登革热?

疾控专家提醒,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活动时,应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前往阴暗潮湿处,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

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登革热防治要求;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

责编:陈丹丹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