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

2014-07-18 16:32 作者:ITHC.CN

 

细菌性痢疾

概况

 

     志贺氏菌属(Shigella) 的细菌(通称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临床上能引起痢疾症状的病原生物很多,有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还有阿米巴原虫、鞭毛虫、以及病毒等均可引起人类痢疾,其中以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由于近年来国际间交往频繁,志贺氏菌在旅游者中引起的旅游者腹泻日益增加,尤其赴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地区者发病率可高达20%~60%不等。

 

病因

致病因素:志贺氏菌的致病作用,主要是侵袭力、菌体内毒素个别菌株能产生外毒素。

传播方式

    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根据宿主的健康状况和年龄,只需少量病菌(至少为10个细胞)进入,就有可能致病。志贺氏菌病常为食物爆发型。和志贺氏菌病相关的食品包括色拉(土豆、金枪鱼、虾、通心粉、鸡),生的蔬菜,奶和奶制品,禽,水果,面包制品,汉堡包,和有鳍鱼类。志贺氏菌在拥挤和不卫生条件下能迅速传播,经常发现于人员大量集中的地方如餐厅、食堂。食源性志贺氏菌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是从事食品加工行业人员患菌痢或带菌者污染食品,食品接触人员个人卫生差,存放已污染的食品温度不适当等。

潜伏期

本病潜伏期为数小时~7天,多数1~2天。

临床表现

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可分为两类6型。

A、急性细菌性痢疾:又分急性典型、急性非典型、急性中毒性菌痢三型。急性典型菌痢症状典型,有腹痛腹泻、脓血粘便、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各型菌都可引起,以志贺氏菌引起的较重,宋内氏菌引起的较轻。经治疗,预后良好。如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不典型,易诊断错误延误治疗,常导致带菌或慢性发展。急性中毒性菌痢小儿多见,各型菌都可发生。中毒性菌痢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内毒素造成机体微循环障碍的结果。导致内脏淤血、周围循环衰竭(休克),主要功能器官灌注不足,发生心力衰竭、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微循环障碍,再加上内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因子等,而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B、慢性细菌性痢疾:又分慢性迁延型、慢性隐伏型、急性发作型三型。慢性迁延型,通常由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等引起。病程超过2个月,时愈时发,大便培养阳性率低。在有临床症状时为急性发作型,该型往往在半年内有急性菌痢病史。慢性隐伏型菌痢,是在一年内有过菌痢病史,临床症状早已消失,但直肠镜可发现病变或大便培养阳性。

志贺氏菌带菌者有三种类型。A.健康带菌者,是指临床上无肠道症状而又能排出痢疾杆菌者。这种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饮食业、炊事员、和保育员中的带菌者,潜在的危险性更大。B.恢复期带菌者,是指临床症状已治愈的病人,仍继续排菌达2周之久者。C.慢性带菌者,是指临床症状已治愈,但长期排菌者。

治疗

治疗可用磺胺类药、氨苄青霉素、氯霉素、黄连素等。中药黄连、黄柏、白头翁、马齿苋等均有疗效。

疾病分布

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此病广泛存在。

旅行者感染志贺氏菌病的危险

由于近年来国际间交往频繁,志贺氏菌在旅游者中引起的旅游者腹泻日益增加,尤其赴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地区者发病率可高达20%~60%不等。

预防

控制志贺氏菌流行最好的措施是良好个人卫生和健康教育,水源和污水的卫生处理能防止水源性志贺氏菌的爆发。

菌痢的防治除对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和各种带菌者进行“三早”措施(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和早期治疗)以消灭传染源外,应采取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食品加工饮食服务行业的管理,对从事食品加工人员应定期作带菌者检查。

特异性预防主要采用口服减毒活菌苗,近年试用者有Sd株、神氏 2a变异株等。这些活菌苗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免疫力弱,维持时间短,又服用量大、型间无保护性交叉免疫。故大规模应用还受一定限制。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