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尼罗热

2014-07-19 09:14 作者:ITHC.CN

 

西尼罗热

概况   

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最初在1937年乌干达的西尼罗地区的发热妇女血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名。近几十年来,西尼罗热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张,1999年以前广泛分布在东半球,1999年以后,疫情开始在北美肆虐,并出现了较多的西尼罗病毒引起的脑膜炎和脑炎病例。

病因

西尼罗病毒

 

传播方式

    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引起的一种虫媒传染病,许多野生鸟类尤其是乌鸦是西尼罗病毒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某些家畜如马及一些禽类也可成为传染源。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鸟类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形成病毒血症,经蚊虫叮咬感染后的鸟类传播西尼罗病毒。在极少数情况下西尼罗病毒还有可能通过输血、器官移植、哺乳等途径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甚至由母亲在怀孕期间传染给孩子。

 

    西尼罗热多发病于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人类对西尼罗热普遍易感,那些处于蚊子叮咬环境中的野外作业者或旅行者是本病的高危人群,如农民、森林工人、园林管理员、铺路人、建筑工人及其他户外工作者。

 

潜伏期

  西尼罗热的潜伏期为1~6天。

临床表现

人感染西尼罗病毒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约140~300个感染者中有1个临床病例。其症状为突然发热、头痛、背痛、肌肉痛等。发烧可表现为双波热,约半数病人可见皮疹。出疹时间在发热期或发热末期。皮疹可为玫瑰样疹或斑丘疹,部位主要在颈背和上肢,持续时间约为l周。可见咽炎和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病程一般为3~6天,然后迅速恢复,预后良好,少数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伴有颈强直、呕吐、神志不安、嗜睡、四肢发抖、痉挛、局部麻痹和昏迷等,病死率较高,达5~12%。

治疗

    ①高剂量利巴韦林(Ribavirin)和干扰素-2b在体外有一些抗病毒活性。
  ②含有特异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对治疗严重的西尼罗病毒感染者具有特殊的疗效。另外如需要还可以采取支持疗法。

疾病分布

  原流行于非洲埃及等热带、亚热带、中东及西南亚地区。在埃及、乌干达、以色列及印度,科学家已从人类、鸟类和蚊子体中分离到该病毒。朝鲜也发现了此病。美国原无西尼罗热,但近几年美国很多州都出现了该病病例。

旅行者感染西尼国热的危险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一再发布信息强调,西尼罗热其实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可怕。对大多数人而言,感染西尼罗病毒的风险其实很小。在被蚊子叮咬者中,只有不到1%的人会出现症状,而且只有少数蚊子会携带病毒。80%的感染者均不会显出任何症状。出现症状的人中绝大多数也只会出现发热、头疼、恶心、呕吐、皮疹等轻微症状。出现高烧、头疼、脖子僵硬、神志不清、颤抖、麻木、瘫痪和脑炎等严重症状的人,在病毒感染者中大约只占1/150。

预防  

1.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和疫苗预防。

2.预防西尼罗病毒感染最简单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避免蚊子叮咬。具体而言,在户外活动时最好使用驱蚊剂;穿长衣长裤,穿浅色衣服也有助于察觉落在身上的蚊子;住宅安装纱门纱窗也可将蚊子拒于门外;另外,最好倒干花盆、桶以及罐中的积水,以防蚊子孳生。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