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

2014-07-19 09:24 作者:ITHC.CN

 

布鲁氏菌病

 

概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全身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病因

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较强,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泻物及死畜的脏器中能生存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生存2个月。加热60℃或日光下曝晒10~20分钟可杀死此菌,对常用化学消毒剂较敏感。

传播方式

布鲁氏菌病主要是一种动物性疾病,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通常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食入没有消毒(或生的)的奶或奶酪而感染的。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病菌,所以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各型布鲁氏菌在各种动物间有转移现象,即羊种菌可能转移到牛、猪,或相反。羊、牛、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

 传播途径:

    1、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   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

2、经消化道传染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

3、经呼吸道传染  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以上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

4、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但重要性不大。

 

症状:

全身感染是在不知不觉中发作的,可以导致连续的或间断的发热和身体不适,如果不充分治疗,可能会持续数月。治疗后常有复发。

 

治疗

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病人常用抗生素治疗。可以利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链霉素、强力霉素、利福平等,一般是21日为一疗程,间隔5~7天再治1~2个疗程。

另外,对患者还可以开展特异性脱敏疗法。这种疗法主要适用于慢性期过敏症状较强者,常采用布氏菌苗、菌素等各类布氏菌抗原制剂。这种疗法反应较大,应慎重进行。

中医中药疗法对各期病人治疗也适用,对慢性期病人尤为常用,依不同症状体征进行辩证施治。

除上述主要治疗方案外,还可依不同情况予以某些辅助疗法,如理化疗法,激素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及外科疗法等。

疾病分布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在发展中国家和地中海地区最为常见。

旅行者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危险

大多数旅行者感染此病的危险很低。访问乡村和农业地区的旅行者感染此病的危险较大,食用未经消毒的奶和奶制品的旅行者也有感染此病的危险。

预防

      避免食入未经消毒的奶和奶制品,避免直接接触动物,特别是牛、山羊和绵羊。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