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结核病疫情严峻浙江省去年报告聚集性疫情26起

2018-03-22 09:49 作者: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3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唐梦霞 通讯员 江歆)2018年3月24日,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本次宣传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 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人群密度大,相互间接触频繁,一旦有肺结核患者出现,很容易在学生中传播蔓延。

  目前正是学校新学期开学之际,加上初春季节交替气温冷暖交错频繁,学生学习压力大、缺乏锻炼、抵抗力下降,易发结核病。肺结核的主要症状: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

  据我省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全省登记报告的学生肺结核患者共1131例,86%患者年龄集中在15~22岁之间,83%患者分布在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市、台州市、绍兴市。2017年全省各地发生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26起。我省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

  疾控专家:大错特错!

  呼吸道疾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来自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所以,打喷嚏或咳嗽时遮掩口鼻非常重要。不过,我省疾控专家表示,用手遮掩口鼻是错的。

  因为当飞沫沾染手部,而手未能及时清洗时,当双手再次碰触他人或其他东西时,就会再次传播细菌及病毒。所以,将打喷嚏用手捂住的习惯改为用手帕、纸巾遮挡更合适。而当身边没有手帕或纸巾一类物品时,我们的手肘是最佳工具。因为手肘部位接触其他地方的机会较少,较不易散播病菌。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将打喷嚏或咳嗽用手肘遮掩,认为是最好的“咳嗽礼仪”。

  【浙江新闻+】

  学校结核病如何预防?

  学校篇

  (1)规范学生因病缺课登记管理制度,对因病缺课的学生应询问病情,并核实是否是肺结核;对发现的可疑患者要及时转诊。

  (2)对校内发现并确诊的肺结核患者,要配合卫生医疗机构尽早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防止疫情在学生中扩散。

  (3)大力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提高师生人群的结核病知晓率,引导患病学生发病后及时就诊,确诊后及时隔离治疗。

  (4)学校医务人员要提高结核病敏感性。因结核病发病后症状不典型,与普通感冒症状类似,因此一旦学生出现咳嗽、咳痰、低热、乏力等症状时,应引起学校医务工作人员的警惕。

  学生篇

  (1)养成勤开窗勤通风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2)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手帕、纸巾或手肘部位遮掩口鼻。

  (3)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