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六大招防控寨卡病毒

2016-02-19 09:44 作者:海口网

    海口网2月19日消息(记者 李晶晶)寨卡疫情引起广泛关注,9日,我国出现第一例确诊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据介绍,海南被国家卫计委列为寨卡病毒可能传播的重点省份之一,为防止疫情输入与扩散,海口与省内各市县已及时展开防控部署。

  发热皮疹关节痛及时诊断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伊蚊为其主要传播媒介。海南省是伊蚊分布的主要地区,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列为寨卡病毒病可能传播的重点省份之一。据了解,伊蚊在海南广泛分布,且常年蚊媒密度均较高。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相关国家人员返乡和(或)来琼增多,不排除我省发生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的风险,且寨卡病毒病传播媒介伊蚊在海南广泛分布,常年蚊媒密度均处较高水平,一旦发生输入性疫情如不及时控制,不排除疫情传播扩散的可能。

  疾控专家表示,被携带有寨卡病毒的蚊虫叮咬后数天内,部分人群会出现发热、皮疹、头痛和肌肉等症状,也可能伴有结膜炎、眼后疼、呕吐等表现。如近期曾有在寨卡病毒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居住、旅行史,并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和骨关节疼痛,可考虑感染寨卡病毒,但最终确诊是否感染,还需要通过血液化验明确诊断。

  海口及时部署病毒防控

  为做好寨卡病毒病防控,我省已按照国家卫计委要求全面部署病毒防控工作。海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从加强重点地区、人群防控;加强部门联防联控、加强监测,降低蚊媒密度;加强培训,提高处置能力;加强疫情监控;保障应急物资储备等6方面加强防控。

  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省爱卫办下发的《加强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海口和各市县着力抓好疫情监测预警、媒介监测控制和“五早”措施,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和防控。市卫生部门加强与口岸卫生检疫、公安边检等部门的沟通联动,及时掌握近期从疫情高发地区返乡人的信息,加强疫区归琼人员的追踪随访,完善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强化联防防控机制。同时,海口高度重视蚊媒密度高的重点地区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防控。加强伊蚊密度监测,将于近期在全市开展以灭蚊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

  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连日来,各区卫生部门已陆续组织了医护人员进行寨卡病毒知识培训。此外,海口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做好隔离病房、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储备,做好防蚊灭蚊药械、蚊媒监测器材、防护用品等物资准备。安排医护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及时处理。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