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具备寨卡病毒检测技术深圳加强口岸检疫检测

2016-02-15 10:50 作者:第一财经网站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日前表示,深圳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旅客入境口岸,春节期间经深圳口岸出国旅游和务工归国人数增加,并且多数寨卡病毒感染者症状不明显,该病毒疫情蔓延形势严峻,存在经我国口岸输入的风险,但是该部门已经具备寨卡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深圳正重点加强对来自病毒流行区人员、交通工具、行李、集装箱等的检疫监测。目前,深圳口岸尚未发现寨卡病毒携带者。

    上述人士未透露关于寨卡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更多细节。不过,根据近日广东疾控发布的«疾控机构寨卡病毒防控工作指南»,寨卡病毒病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lgM抗体检测、中和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等。寨卡病毒与黄病毒属其他病毒具有较强的血清学交叉反应。

    上述指南显示,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病毒核酸检测。开展蚊媒寨卡病毒检测时,对捕获的伊蚊成蚊或幼虫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开展寨卡病毒实验室检测时,同时考虑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可能。

    寨卡病毒病的症状主要为发烧、皮疹、结膜炎、肌肉或关节疼痛和疲惫。蚊媒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母亲也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此外,该病毒有也可能通过输血或性接触进行传播。

    根据国家卫计委网站上的信息,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2007年首次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发现寨卡病毒暴发疫情。

    随后,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和暴发疫情的国家及地区呈增加趋势。2015年5月,巴西报告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在寨卡病毒疫情发生时,巴西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数显著增加。现有证据提示,新生儿小头畸形可能与孕妇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2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已经在34个国家传播,其中美洲国家是重灾区。

    2月9日,国家卫计委通报我国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该患者于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香港和深圳,于2月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6日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目前,患者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病情已明显好转。

    针对这一输入性病例,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永慧2月11日称,广东、福建、江西三地已经建立了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联手布局疫情防控工作。此外,粤港澳也同样有着通报协作机制,三地就“寨卡”的防控一直保持密切沟通。

    由于广东省广泛分布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加上和美洲国家的经贸、旅游往来频繁,张永慧表示寨卡病毒病输入风险一直存在。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研判认为,广东省近期气温较低,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但广东存在寨卡病毒输入风险,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应高度关注。

    据了解,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已经部署寨卡病毒病防范工作。

    一是做好检测技术、防蚊灭蚊和临床救治的准备工作,严防疫情输入和传播扩散。二是加强疫情监测,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三是加强与检验检疫、旅游、商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和信息通报。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出境游客和务工人员的健康宣传指导。四是按照广东省全面深化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要求,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通过突击性治理和经常性工作,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蚊媒孳生地。五是做好公众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开展对寨卡病毒病防控宣传,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提高公众防病意识,营造群防群控的氛围。

热点信息